山西日报客户端报道 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中央2019年确定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临着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多重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高质量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五年建设任务,加快优势转化、动能转换。两会现场,来自各企业的山西省人大代表们,结合行业发展态势,提前谋划布局。
▲省人大代表,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峰
山西,过去因煤闻名,如今的发展,也依旧绕不过“煤”文章。因此,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已然成为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点与关键突破方向。
中煤平朔集团是我国重要的动力煤生产基地和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在2024年全面完成保供任务的同时,正加速迈进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征程。“2024年,中煤平朔安太堡热电顺利投产,100MW光伏项目具备投产条件,中煤烯烃项目手续办理取得重要进展,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发展都取得新成效。”山西省人大代表,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峰表示,2025年,中煤平朔也将按照我省能源布局,继续向绿发展,“中煤平朔还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实施中煤烯烃现代煤化工项目,促进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向绿谋划,向新发展。近年来,中煤平朔集团在智能化矿山建设方面亦取得显著成效,其所属东露天矿被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据此,刘峰带来了《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能源矿用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建议》,他表示,矿山装备智能化是新时代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成为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新能源矿用装备智能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矿山安全水平和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人大代表,吉利科技集团总裁、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东
山西省人大代表,吉利科技集团总裁、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东则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新能源汽车”这一关键词十分关注:“这为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增强了信心。”
刘玉东介绍,近十年来,山西在汽车产业发展上做了很多尝试,培育了大运、成功、吉利、比亚迪等一批企业,特别是晋中初步建立了“一链三线”的汽车产业格局,同时依托吉利汽车晋中基地的乘用车、商用车“1、5、6、7字头”的生产资质蹚出了一条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实施了链长制、甲醇经济小镇、醇氢一体化、产业链党建联盟等措施,为山西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吉利甲醇重卡“远程”(资料图)
“发展新质生产力,吉利将致力于新能源和醇氢技术的研发,不断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构建新能源和醇氢生态服务网络,将山西的能源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助力山西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刘玉东表示。
乘用车板块方面,吉利今年将引进全新平台,总投资10多亿元,新增全球版混动车型,同时工厂将全新升级为4.0工厂。商用车板块,将投资近10亿元进一步加大绿色甲醇和醇氢电动重卡的技术开发,新增焊装、涂装生产线于2024年9月开工,计划2025年底全面投产,未来将实现年产20000台以上商用车的生产能力。产业链培育板块,将晋中市专门新增配套10余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计划引进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本地化配套率将达到20%以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面对新一轮挑战,刘玉东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我们期待省委、省政府从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做好汽车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从政策引导、产业支持、产业链培育、人才集聚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山西汽车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