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自2020年10月由省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建设以来,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公园位于河曲县城西部,东北起点为楼子营镇娘娘滩村东部,东南终点至西口镇唐家会村东部,西界为山西省省界,东界为沿黄旅游公路。
公园总面积623.87公顷,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个功能分区,湿地率达76%。规划建设遵循“一河、两带、六区”结构,其中“一河”指黄河主河道,只做保护,不做其他规划;“两带”指主河道东岸湿地生态恢复带及黄河旅游公路西侧观光旅游休闲带;“六区”从南到北分别为唐家会农田景观区、最佳观河区、鸡鸣三省滩地景观区、白龙庙湿地区、长沙滩林地景观区、娘娘滩生态区。
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经山西大学专业团队和忻州野保联盟调查,公园内鸟类已从110种上升到160余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遗鸥、白尾海雕、白枕鹤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大天鹅、白琵鹭等21种,白鹭、苍鹭、池鹭、星头啄木鸟等省重点保护鸟类64种。2024年10月,省林草局发布第二批观鸟地图,河曲县黄河湿地公园被列入全省10处观鸟打卡地之一。
该公园的主要功能包括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净化水质、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国际鸟类迁徙重要通道和黄河中游唯一的黄河湿地公园,该公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建设方面,2022年至2023年重点实施了湿地公园白龙庙区绿化建设项目,主要以生态绿化、湿地修复为主,并建设部分公共基础设施。2025年至2028年将实施黄河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涉及沿黄河旅游线23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绿化、基础设施、环境监测设施、科普宣教设施等,预算投资3.6亿元,部分资金申请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解决,政府解决配套资金。
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河曲县黄河湿地公园已逐步建成集湿地生态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科普教育与观光旅游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文化内涵、展现黄河流域乡土特色的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