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赋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宁武县职业中学校立足县域煤炭与旅游两大资源优势,紧扣“支撑转型发展、助推创新驱动”的导向,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工程”。学校在困境中突围,在改革中创新,初步构建起适应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彰显宁武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固本强基:筑牢发展根基
宁武县职业中学校(县内唯一公办职业高中)始建于1985年,2020年7月迁入现代化新校区。校园占地105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目前,设有17个教学班,在校生754人,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78人,含高级职称9人,“双师型”教师35人)。学校紧密对接县域产业需求,开设计算机应用、焊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采矿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美发与形象设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等11个特色专业。其中,采矿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已升格为职业中专专业,精准服务县域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
学校以行业需求与学生发展特点为导向,新增两门前沿专业课程,全面重构教学内容。通过深度对接企业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及典型项目,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课程、升级传统课程,将真实生产项目模块融入教学过程。同时,建立了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岗位的新标准、新工艺与新技术,有效解决了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的问题。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结对交流机制,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突出课程特色。三年来,学校积极拓展理论宣讲实践,组建教师宣讲团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社会。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竞赛及多样化课堂活动,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发力,持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强化日常行为规范与学生自我管理,培育优良学风;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新增两个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技能展示周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教学竞赛、创新研讨及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全面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为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师生深入社会开展服务活动: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为芦芽山景区提供志愿服务;“学雷锋”志愿者赴凤凰敬老院开展慰问演出;师生团队深入定点帮扶村助力乡村振兴。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职教担当”,深化实践育人的成效。
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支部在县委、县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强化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实施“一二三四”创建路径(突出清廉主题、落实“两个责任”、抓好三个结合、实施四项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风、教风、校风持续向好,教师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社会形象有效提升。语言文字工作通过规范化达标验收,结合“世界读书日”“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开展系列活动,营造规范用语用字环境和书香校园氛围。积极启动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抢抓机遇,提升硬件水平与内涵质量。
创新实践:打造宁武路径
学校坚持科学定位与改革创新协同推进,成效显著。立足县域职教发展实际,确立“立德为教育之本、立能为职教之重、立业为办学之魂”的“三立”文化办学思路;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导向;聚焦“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锚定“升学有实力、就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三有”目标,为逆境突围指明方向。
硬件设施升级:学校借力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的支持,建成设施先进的新校区。新校区拥有高标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及省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配套图书馆、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训室、专业功能室等专业场所。目前,学校正积极申报智慧校园、旅游实训基地、汽修实训车间等项目,持续提升硬件智能化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改革要求,顺利完成教师聘用工作。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管人”向“管岗”的实质性转变。近三年,学校新招聘教师36人,有效缓解了结构性缺员问题,队伍活力显著增强。
思政育人特色:成功建设“宁武关文化研究”省级思政教育工作室;精心打造并获省级认定的“汾源灵沼生态保护”“长城铸魂边塞文化”两大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党员教师张美军、马振国等开发省级思政微课14个(10个已获认定,4个正在评审),营造了富有宁武文化底蕴的育人氛围。
产教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良性互动机制。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集团深度合作,定向培养采煤技术人才126人;为宁武芦芽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输送旅游专业人才225人;2024年,与精华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顶岗实习,惠及学生149人,有效拓宽了高质量就业渠道。
社会服务与技能培训:积极承担县域技能培训任务,2023—2024年累计培训中级电工106人、电子商务师50人、计算机维修工91人,考核通过率100%,为县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招生与就业质量:连续五年(2020—2024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职教高考专科录取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录取率逐年攀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构建对接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课程体系。学校11个专业覆盖县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更新。
未来展望:谱写职教新篇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宁武县职业中学校将锚定更高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治引领,完善治理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议事决策规则,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锻造高素质党员和干部队伍。实施“3233”发展战略:深化“以育人为根本、以升学就业并重为导向、以服务为己任”的办学思路,坚持“两个面向”,聚焦“三个创造”,实现学生“学业有专长、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保障”的“三有”目标。产教融合纵深拓展:完善产教融合、行业指导制度;强化与山西大运华盛能源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探索建立现代职教管理制度。“双师型”队伍提质增量:依托教师企业实践、全员培训、技能考核制度,大力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升专业素养。智慧赋能条件升级:持续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完善智慧校园、新建实训基地(旅游、汽修)等项目,提升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水平。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内涵质量:动态优化专业设置(新增工程测量、给排水等方向),持续构建紧密对接产业的现代课程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强化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保持高升学率与优质就业率,为宁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宁武县职业中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部署,以党建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以特色谋发展,奋力谱写服务县域转型崛起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