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冬季防火期以来,灵丘县多措并举,严守安全底线,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全方位筑牢防火屏障,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灵丘县山大沟深,植被良好,是全省草地面积最大的县。为确保全县林草资源安全,该县全面落实森林和草原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形成“县、乡、村、护林员”四级防护体系,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在林区、景区、森林公园和寺庙等重点部位设立180多个卡口,切实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杜绝一切火灾隐患。防火期内,县、乡(镇)、有关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各乡镇配备卫星电话、对讲机,确保森林防火信息通道畅通。
“我们在7个重点林区景区的18个卡口设置‘防火码’,12个重点林区安装38套太阳能防火语音警示终端,锅帽山林区和龙泉寺林区安装LED电子监视大屏幕,并安排专人负责全县林区内的10523个坟头,实行预约上坟、无烟上坟。”灵丘县林业局防火办主任李晓渊说。
加强技防保障,灵丘县投资500万元建设森林草原防灭火基地、上寨镇雁翅村靠前驻防基地,组建了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各乡镇整合民兵、护林员组建14支半专业队。为有效应对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进一步提升队伍战斗能力,持续组织县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开展集中训练。
推进联防联动机制,与相邻的河北省涞源县、蔚县、阜平县,以及我省繁峙县、浑源县、广灵县建立信息共享联防联动机制,边界一旦有火情能及时沟通、及时互助,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同时,灵丘县加大宣传力度,投资50万元,为全县1463名护林员配备便捷式背包宣传喇叭;运用条幅彩旗、宣传车、村村通公交车等方式和微信、抖音、传媒公司等新媒体宣传手段相结合,全面提升社会关注度,切实提高全民林草防火意识。(张丽媛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