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好景,秋意渐浓,重阳节如约而至。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在《易经》中被称为阳数,九月初九这天,便有了“重阳”的称谓。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重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它是登高远眺的日子,古人登上高处,极目远眺,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人们还会在头上佩戴茱萸,或者用茱萸制作成香囊祛病驱邪。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重阳节前后是菊花绽放的时节,菊花不仅姿容美丽、品性高雅,还具有药用、食用价值。重阳节期间,人们会簪菊、赏菊、饮菊花酒……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人们在饮酒的同时也祈求身体健康长寿,是重阳节必饮之酒。
如今,重阳节还是我国法定的“老人节”,有了敬老爱老的新内涵,体现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扬,表达着每位老人都能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今天不妨抽时间陪陪父母,陪他们聊聊往事,让他们感受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