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滚动专题 > 在山西 >
我是山西人

我是山西人。

心里沉着八千里烽烟,五千年山河,更有一副铮铮铁骨、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血脉里流淌的是忠义

我是山西人,血脉里流淌的是忠义。

北平学成归来的太谷人杜润生,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宣传部长,发动民众千万;武乡申良沟村42户村民,油灯下立此生死合同:“誓死不当汉奸!”……

历史的荣光并未尘封。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山西辽县子弟兵团等20多面与山西紧密相关的荣誉战旗浩荡而来,承载英魂傲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如今,忠义化作新的担当。

太钢团队107次试验终炼成“手撕钢”,打破国外垄断;中北大学科研人员隐身于山坳,默默攻关,为大国重器装上“山西芯”;潞安化机“晋华炉”成为国家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开创新型煤气化技术改造的先河。

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向前冲锋的身姿。

骨子里刻下的是坚韧

我是山西人,骨子里刻下的是坚韧。

黄崖洞兵工厂战士用铁轨造枪,用石雷守土;“太行母亲”胡春花,组织妇女门板作担架,冒着炮火上前线抬伤员;大寨人陈永贵,带领村民三战狼窝掌,在干旱贫瘠中凿出生路……

这份坚韧,在今日阅兵场上依然熠熠生辉——由多省女民兵组成的方阵中,山西女儿们来自高校、企业、基层,她们在太行山下的训练场历经酷暑风雨,用坚韧和汗水诠释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坚韧的品格仍在续写新篇。

煤矿工人深入地层,实现智能采煤,扛起国家能源保供重任;右玉干群七十余载植树不息,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光伏建设者于晋北荒漠铺开蓝色矩阵,“熊猫电站”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点亮万家灯火。

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心中装的是家国

我是山西人,心中装的是家国。

抗战时期,无数三晋儿女投身革命、喋血沙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沁源八万百姓“宁啃树皮不降敌”,被毛泽东同志誉为“英雄的人民”;太原兵工厂日夜不息制造武器,支援全国战场……

当《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的激昂旋律在天安门广场响起,这两首诞生于山西热土的战歌,再次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也将家国情怀澎湃激荡于新时代长空。

如今,热血依然奔涌。

大学生村官扎根黄土高原,带领乡亲种植有机小米、发展电商,走稳致富路;太原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致力于清洁能源攻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三千名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出征,在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等6个领域开展专项服务。“最后一口粮做军粮”的精神,正化为“最美青春建家乡”的生动实践。

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情怀。

手中握的是创新

我是山西人,手中握的是创新。

日昇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为金融业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抗战期间,山西军民采用地雷战、地道战,智慧克敌;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开创自造火炸药先河;刘伯承工厂改良武器生产技术,提升杀敌效能……

如今,创新之火越烧越旺。

华翔集团凭借精密铸造技术跻身全球产业链,成为制造业“隐形冠军”;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汇聚顶尖科研力量,在碳纤维、新材料等领域抢占国际高地;中磁科技累计取得57项发明专利、突破15项核心技术,轮毂电机磁钢占有率稳居全球前列。

这份敢闯敢试的魄力,更彰显于大国礼仪之上——56门迎宾礼炮响彻阅兵场,它们全部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山西北方机械公司研制生产,每一声炮响都凝结着三晋工匠的匠心与智慧。而从空中掠过的7架歼-10表演机拉出的14道环保彩烟,则来自中国兵器特能集团晋东公司,这支山西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让“中国红”“和平蓝”在云端绽放,向世界传递和平与希望。

变的是领域,不变的是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眼中望的是世界

我是山西人,眼中望的是世界。

从前,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场五百年”,开辟万里茶路;在全国最早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汇聚天下英才,成为华北抗战的坚强堡垒,以胸怀天下的担当,守护山河无恙。

如今,山西更加自信开放。

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汇聚全球智慧,晋电外送、晋材外输,服务国家战略;华远陆港开通中欧班列,“山西制造”越走越远;平遥国际电影展、山西文博会,让世界看见一个厚重而年轻的三晋。

从太行到全球,变的是地理距离,不变的是胸怀天下的格局。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城楼上,95岁的山西籍抗战老兵刘世钺抬起右手,向受阅部队敬礼。

长安街上,山西籍党旗手王子赫、军旗手徐泽东正步走过,擎旗的手坚定如铁。

两代山西人,同一个敬礼。

历史与今天在此刻交汇。山西还是那个山西,精神不灭,根魂永在;山西又不是那个山西,气象万千,新程已开。

我是山西人,我有山西魂。